mile米乐m6:银川纺织产业 从羊帆启航 到智造升级
上传时间:2025-10-30 14:57:17 | 作者: mile米乐m6
灵武市现代纺织产业规上企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6.27亿元、18.28亿元、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16.1%、23.5%,初步形成高端产品集聚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
曾经,银川的纺织企业只能为同行代工,如今,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日夜运转,纤细的羊绒变成高端纱线,即将发往日本、意大利,成为国际奢侈品牌的原料。
在这条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道路上,技术研发成为关键突破口。宁夏新澳羊绒投入500万元成立宁夏山羊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攻克了山羊绒及其混纺产品的染色、纺纱等核心技术。银川纺织企业积极利用广交会等国际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采购商行为,精准匹配客户的真实需求,成为国际采购商关注的焦点。
走进宁夏新中绒羊绒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第一印象就是车间里几乎看不到操作工人。在这里,一个工人看管10台以上纺织机,入口处的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每台纺织机的运作时的状态、编织效率、优良率等。
“我们通过技术改造建成了数字化车间,借助电脑横机和编版技术,每个工人日产成衣约80件,物料管理实现零差错。”宁夏新中绒羊绒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长助理窦晓莹介绍,运用“针织空气层提花组织”技术的新品,不仅纺织精细,而且穿着轻盈。
“数智化转型后,工艺发生了改变,节省了人工和材料,据粗略计算,每年可节省300多万元。”窦晓莹说,技术改造后,公司制作效率提高5%至10%,产品合格率提高20%,今年的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技术的力量让企业逐步扩大市场,良品率的持续提升为企业赢得了信用,宁夏新中绒羊绒服装有限公司与国内许多一线服装品牌连续多年保持着合作关系。
在灵武生态纺织园区,企业都在通过技术改造寻求着提升和突破。宁夏舜昌亚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被认定为“自治区行业领先企业”,这背后是企业数智技术改造提升的成果。
“我们的自动络筒机引入了机器手臂,省去了人工收放纱筒的流程。”宁夏舜昌亚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纺纱厂负责人何声珍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建成了从纺纱到染整的全产业链,生产线全部采用国际领先技术设备,旗下“舜昌”品牌被中国麻纺协会评为“中国麻纺织十大影响力品牌”,质量深受国内外客户好评,除国内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外,产品还远销欧洲、日本、韩国等地。
今年以来,灵武市加速推进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引进新澳、凯士芈、浙江波思奇等企业,设立宁夏山羊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打造从原绒购销、洗绒梳绒、绒条纺纱、针织服装到产品研发的羊绒全产业链。同时横向拓展亚麻、混合纤维等领域,形成多元协同发展的现代纺织产业格局。目前,灵武市亚麻制品、羊绒纱线产能及销量均位居全国第二。
银川市羊绒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经历了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贴牌产品向自主品牌、松散型经营向产业集群发展的四个转变,灵武市现代纺织产业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这两天,位于银川高新区的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正在赶制一批销往国外的纱线产品。纤细的羊绒在精密器械中有序穿梭,渐渐变成一锭锭高端纱线。
“每根纱线都凝聚了科技力量,尤其是我们现在生产的混纺产品,将羊绒与聚酯纤维进行融合,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在创造新的材料。”宁夏山羊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达来介绍,选用羊绒、驼绒、兔绒等特种动物纤维,搭配羊毛、亚麻、蚕丝等其他功能纤维进行混纺,这种改性后的材料不仅将昂贵的羊绒价格降了下来,制作成的高端面料还拥有更加优秀的垂坠感和抗皱性,让宁夏的羊绒产品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与世界众多一线大牌合作,不仅接受海外订单,还有慢慢的变多的高端品牌主动与企业合作,联合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品牌方依据市场需求与我们共同研发产品,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市场研发环境。我们也通过技术创新,成功打破了国外在特种动物纤维高端产品制造领域的垄断,为中国特种动物纤维资源提升优势带来了希望。”达来说,目前新澳羊绒的国际市场占比达到4.16%,位居全球第三,羊绒纱线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新澳羊绒通过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获得了显著的红利支持,企业也以此反哺技术创新,2024年的研发投入达6000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居行业领头羊。“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生产设备更新,开发的新产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形成了20多项山羊绒加工专利,并掌握了染色、纺纱等核心技术。”达来和记者说,创新让新澳羊绒掌握了产品定价的线%的销售增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纺织企业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学技术创新型企业加速转型。2022年至2024年,灵武市现代纺织产业规上企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6.27亿元、18.28亿元、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16.1%、23.5%,初步形成了高端产品集聚、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灵武市还以数转智改网联为抓手,深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成功打造现代纺织产业数字化车间1家,基础级智能工厂3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家,有效实现了生产效率、能源利用率和质量管控水平的全面提升,带动行业整体向精益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我们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纺织企业将数字化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重点环节。”灵武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灵武市积极鼓励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宁夏启超绒毛制品有限公司等重点纺织企业构建MES、ERP协同系统,可实时采集和远程监控生产数据,逐步形成生产实时调度、物料自动配送、产品信息可追溯、环境与资源能源消耗智能监控、设计与生产联动协同、售后服务智能高效的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人、机、料、法、环”各工序的差异化控制和精细化延伸。
近年来,灵武市通过打造“工业产业大脑”,以“一平台+六链”为骨架,打通感知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织就覆盖羊绒全产业链的多维数据网,提供用电量监测、产业链协作、公共资源配置、企业诉求办理、银行金融惠企、项目建设动态管理一站式服务,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帮企业拓宽销路,大大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内外部供应链生态,实现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协同,逐步打造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体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国家鼓励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数字技术与纺织工业的融合不断深化。灵武市将持续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支持重点企业组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转型,培育宁夏新澳、宁夏新中绒等一批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促进纺织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

